循着这梯田美景与袅袅炊烟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
隐在崇山峻岭间的黔东南
因多年与世隔绝
保留着最原始的秀丽风景
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和精美传统的手工艺
独家路线·人文风情·黔东南
√ 自然风景、田园风光、民族风情
√ 独一无二的火枪部落表演
√ 民俗体验:蜡染,竹编,刺绣
抓鱼,溯溪,打糍粑,长桌宴
√ 精品民宿
加榜梯田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
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
党扭、加页、加车、从开、平引、加榜
及加车河对岸的摆别、摆党等村
▲加榜徒步溯溪
中国最后一个持枪民族部落岜沙苗寨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
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
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
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
《中央电视台报导岜沙苗寨》
贵州从江县,寨内木楼古朴简单
四周密林环绕,环境幽雅
村民全系苗族,衣着方式原始,发势奇特
被称为:秦时发式汉时装
▲侗寨传统打糍粑
侗家人天天吃的香禾糯米可口滋润,是侗寨人家最爱的主食,由它变换而来的糍粑香糯绵软,有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是侗族人最爱的小吃之一。
千年肇兴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
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
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黔东南」,贵州东南部的苗族侗族自治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她,深藏在大山密林中,一村一乡可能就相隔几座大山,因而也保存着最原生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别样的秀美自然。
▲黔东南州非遗传习体验芦笙 琵琶等乐器
▲长桌宴 百道美味共您品尝
独特又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元宵节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抓鱼
▲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高增侗寨
并不为人熟悉,来此的游客很少,但被称为“巧手侗寨”的它却是侗族最精华的文化——侗歌和侗绣的发源地。
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旧时的侗女们针尖挑花,花开在布头上,花落在日子里。鱼跃鸢飞,天地长河,她们把传说穿在身上,把历史绣进衣服里。从不做稿,心里自有经纬日月。
黎平县隆里花脸龙
世界唯一的汉文化民俗艺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里花脸龙的起源,据当地《龙标志略》记载,
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建功立业后
“蓝季子会大哥”(又名“戏皇嫂”)
一则戏的传统故事演化而来。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
明代屯军时又隆里先民带入隆里,
清代臻于成熟,传承至今。
舞龙体验:由老师传授舞龙技巧、舞龙精髓
▲我们会带着你跟着侗绣的传承人,尝试做一张属于你的绣片
在绣娘指导下自己动手DIY,从绣片画图、多彩丝线的针绣、绣法运用到绣饰品制作,亲手设计制作的完成一件专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侗绣风格饰品,感受体验致用致美的高增侗绣。
▲竹编、草编
古老而神奇的竹编艺术迄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侗乡人用竹编制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器具。在山林中选取合适的竹料,然后破篾,一破为二,再二破四,将其破的均匀细腻;然后去掉竹刺,讲过一遍遍的打磨让篾丝温和柔软。再经纬交错、压一挑一,使篾丝之间相互服从,扎实而富有弹性。
▲民族篝火晚会
黔东南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西藏);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为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被《Lonely Planet》推荐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地区之一。如果以上还不足以动摇你,那请听我向你娓娓介绍她的美。
精品民宿及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