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5亿年以来
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沧海成陆
之后地壳运动又陆续在大地上
造就了星罗棋布的构造盆地
四周的砂石泥土
被河流裹挟而下在低处堆积
形成粒度大小不一的碎屑沉积岩
如砾岩、砂岩、泥岩等
同时
中国陆地的很多地方
都处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岩石中的铁元素
很容易被氧化成红色的三价铁
沉积岩层也被染成一片赤色
红层就此形成
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
厚厚的红层
遍布中国无数盆地
在新的造山运动影响下
许多红层盆地逐步抬升
岩层产生节理
进入侵蚀状态
那些
坚硬-半坚硬红层
便在流水、重力、风化等外力作用下
发育成各种以陡崖为特征的
丹霞地貌
即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
几乎教科书式地演绎了
丹霞地貌从青年到壮年
再到老年的完整演化阶段
当岩体四周皆为丹崖包围
且顶部平缓时则形成
丹霞岩堡
也称丹霞方山
它们刚刚崩塌时
往往棱角分明
后期经历风化作用
则日趋圆润
丹霞山阳元石
便因风化剥落浑圆化后
状如勃起的男性生殖器
而成为一处奇景
这些凸立于大地之上的山、峰、石、柱组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丹霞峰丛、峰林
是峰与峰相连到逐渐分离的
广东丹霞山丹霞峰丛-峰林
在《航拍中国》第二季
第五集-广东篇
丹霞山美景也惊艳登场!
【丹霞山】
丹霞山不仅是广东最适合观星的目的地
也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省唯一世界自然遗产
除了绝美的风光
还有悠久的人文、丰富的动植物
你看呐
这680多座手可摘星辰的山峰
这千万年前的土地和岩石
这些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故事的古老村落 ... ...
这广阔的天地间,无边的大自然
都是我们的教室。
审美是个宏大的命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大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
而童心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把童心滋养在大自然里,是一种“美”的叠加。
在自然教育中让这种美超越于观赏和旅游,
让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调动视、听、嗅、味、触五感,
在丹霞之美的拥抱之下,
反过来拥抱这种自然之美。
每个小朋友配发研学手册和研学证书
认真填写研学手册
【丹霞地貌考察】
探析沉积岩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如何形成?
组成地球岩石圈主要三种岩石除了沉积岩外还有哪两种呢?
跟随专业导师研究颗粒如何进一步变小,
在新的地点沉积成岩。
探析丹霞地貌的特征和动力构成
【植物课堂】
「博物启蒙」了解丹霞地貌对于动植物的影响,认识各种动植物
【博物探索】
大量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对丹霞山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而这些科研成果都放在丹霞山博物馆里。
导师带领大家深入探索丹霞博物馆,
分成不同的亲子小组完成趣味探索任务,
从地球科学、地质地貌、生态、人文四大方面深入剖析丹霞山。
【地标形成的沉积实验】
流水带来了泥沙、砾石,
随着地壳运动、压力作用、时间,
这些泥沙、沙子、砾石一层一层沉积下来,
再加之流水、风化、生物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的让孩子了解丹霞地貌的行程过程。
【银河和星空】
丹霞山视野开阔,没有遮挡
再加上这里空气和环境非常好
也没有光污染
可以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星空
我们将运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
【夜晚的山林】
白天的喧嚣归于平静
夜晚的田间地头却开始热闹了
在丹霞的山水间
哺育了这里的万物生灵
夜间
正是我们探索这些黑夜精灵的最佳时机
【人文课堂】
「夏富漂流」这段漂流之旅,是丹山锦水与田园村落组合最完美河段漂流,全程需1小时
「竹筏漫游」享亲子时光,沿途还能欣赏到丹霞山腹地的田园风光
「感受客家文化」走进夏富古村,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民宿】
我们深知家长和小孩一起出行
这样的亲子时光短暂可贵
带着孩子也有诸多担忧
但我们在住宿、交通、人员
各方面都下足功夫
希望能给每一个家庭都留下美好回忆
严选住宿 - 景区内温馨舒适的特色客栈,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精致旅行 - 精品中小团出行,高铁往返,轻奢出行不塞车
贴心设计 - 我们的亲子营行程共分为3天,
深入的景色观光游玩+自然知识科普+动手制作的实验,
多重体验,不瞎玩,涨知识!
有温度的服务 - 专业领队全程跟队,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与体验安排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丹霞山自然学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且部分图片有经过后期处理,仅供参考!